你的位置:tp钱包下载 > tp钱包 >

萧山沙地农村的六代住房变迁史

萧山沙地农村的六代住房变迁史

1991年9月21日,《钱江晚报》报道:《萧山沙地农居十余年经历“五代”变化》。这是改革开放初期萧山农居面貌发生巨大变化首次见诸报端。

1991年9月21日,《钱江晚报》报道《萧山沙地农居10余年经历“五代变化”》

(馆藏资料)

凡是“老萧山”都知道,萧山北部的沙地区,以前一直以穷苦著称,最显著的特征是农家的住宅普遍是草舍。

那时,只要站在航坞山上向北眺望,映入眼帘的尽是星罗棋布的灰不溜秋的农家草舍。

但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沙地农村迅速致富,农家住宅建设与翻新的速度也特别快,特别明显。

到1991年的10余年时间,经历了“五代”住房的变迁,加上后来统一规划建设的新农村住宅,总共有了“六代”住房,这在其他地方是极其罕见的。

改革开放前,沙地农民人家居住的草舍

(沈青松摄)

沙地人家为什么如此执着住房建设?这得追溯一下渊源。

粗略一算,自从钱塘江此处江道开始北移,也即沙地开始成陆,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当初迁移到沙地的人家,多数是为生活所迫前来开荒的穷苦人,再加上当时沙地外围的江岸极不稳定,潮灾频繁,于是就地取材,搭个草舍,只要能遮风避雨就算是一个家。

但是稻草、茅草盖成的草舍极易霉烂,不出一两年便“舍外下大雨,舍内下小雨”。那些新翻盖的草舍,看上去金黄灿烂,但只要下过几场雨,也就成了灰黑色。

数百年来,一直居住草舍的沙地人家,谁家不想改头换面造瓦屋?只因沙地土地瘠薄,加上水利失修,“旱起来旱煞,落起来落煞”,农作物收成非常低下,农民要吃饱肚子都成问题,而每隔一两年翻修一次草舍又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想要造屋无异于白日做梦。

然而,正因为造屋是沙地人家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事,是经济翻身和生活改善的象征,所以进入改革开放的年月,可以广开门路挣钱后,沙地人家首要的大事自然是拆掉草舍造瓦屋。

20世纪70年代末,在低矮的草舍之间,出现了被人们称为“第一代”房屋的瓦屋。这是两三间开不等的平屋,用料极为简陋,不少人家用劈开的小毛竹或草舍后种着的孵鸡竹作屋椽,顶上的瓦片盖得薄薄的,室内全是泥土地面,有些人家的屋墙还沿用原来“石墙草舍”的毛石块墙身,未经翻砌。

一些地方则流行将房屋外墙涂成黑色,山墙上端留一方空白,画上“三潭印月”“猛虎下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图案,也不知是谁的创意,不免俗气。但简陋归简陋,俗气归俗气,这“第一代”房屋,毕竟给苦难的沙地农村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气象。

“第一代”房屋

(沈青松摄)

“第二代”房屋,是继“黑瓦屋”之后于20世纪80年代初普遍建起的小楼房。这种小楼房多数是一楼一底,两开间,顶上也盖瓦片。因经济所限,其用料、工艺仍然简陋。

如墙基,都是在沙土中挖掘半米多深的沟,tp钱包下载填上宕渣,夯实即成;墙身虽然用了青砖或红砖,却都是“空心墙”;门框、窗框、横梁,多数是水泥预制品,水泥里面往往用粗铁丝或公社农机厂剪下来的铁皮边角料代替钢筋,能用4毫米钢筋的算是非常考究了。

但不管如何,这总算是楼房了。与“黑瓦屋”相比,楼房敞亮干净。络麻成蓬的季节,不至于“遮头遏脑”很憋闷。黄梅天气,楼上也比较干爽。

“第二代”房屋

(沈青松摄)

“第三代”房屋(沈青松摄)

“第三代”房屋的式样,与第二代基本相似,顶上盖的依然是瓦片,但开间一般增加到三间,房屋质量也随经济条件的改善而有所提高,墙基及楼层之间用上了“百年大计”的混凝土圈梁,门框、窗框和横梁基本用上了木材。楼顶上还加了一道水泥楼板,既利隔热,又可存放杂物。

“第四代”房屋在吸收以往优点的基础上,通常造至三四层高,开间也尽量地多,一些人家通间大门开几个,把儿孙们将来分家立户的门堂都考虑周到了。这些楼房的主人以为,熬尽心血造起这么大的房子,可以几代人一劳永逸地安居乐业了。哪想到,这一美梦迅速被“第五代”房屋的出现打破了。

“第四代”房屋

(沈青松摄)

“第五代”房屋

(沈青松摄)

“第五代”房屋高大结实,屋顶多数改为钢筋水泥浇筑,并且外墙贴马赛克、釉面砖,屋檐饰琉璃瓦,室内地面铺水磨石、大理石、花岗石,门窗材料采用不锈钢、铝合金等,向着舒适、气派而又美观的方向发展。

这一代的房子,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出现后,在造型和装饰上有很多的变化和发展,难以细分。后来,因地基审批受控制,一般向空中发展,楼层以四五层的居多,基础工程和外墙内壁的装饰很讲究,被称为沙地农村的“别墅”或“将军楼”。

“五代”房屋的变迁,是改革开放初期萧山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但是话要说回来,10余年间出现的“五代”房屋,并不是每家都代代赶上造一次的。一般来说,多数人家往往只是造了其中的两代或三代。即便如此,也已经使他们承受了难以想象的经济压力。

例如,有的人家住着“第三代”的房屋已经足够宽敞了,可是看到邻里人家在造“第五代”的屋,而自己家里又是“男大当娶”,这就有了一种逼迫感,虽然手头积蓄无几,也要东借西凑、拼死拼活推倒旧屋造新屋。

因此,走进这些新屋亮堂堂的人家,你会发现他们用的是破桌子,吃的是霉干菜,盖的是破棉被。可是尽管如此,他们都会挣钱还债熬过去。安居才能乐业,城里人这么想,沙地人也这么想。毕竟房屋是应该花大钱置办的最基本的家庭条件,有了满意的住宅后,才能考虑其他的大件花费。

进入21世纪,萧山实施新农村计划,沙地农村住房建设普遍推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连片建设,“新农村住宅”多为布局整齐的两户联建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很多沙地农村的拆迁安置户则住进了多层或高层公寓楼。这类新的住宅,则被称为沙地的“第六代”房屋。

“第六代”两户联建房

(沈青松摄)

来源:萧山八千年公众号、萧山区档案馆、红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