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tp钱包下载 > tp钱包官网 >

小隋答疑丨中国美协的会员证重要吗

小隋答疑丨中国美协的会员证重要吗

前几日,接到久未见面的好友电话,互问节后近况。这位朋友曾经也是媒体从业者,几年前开始尝试转型为画家。从闲谈中了解到他即将拿到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员证。他言语间虽未表现的很兴奋,但加入美协对于一位即将步入中年的职业画家来讲是件好事、大事,这意味着未来会少一些生存的压力,多一些卖画的保障以及在绘画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会员证一直是当下书画圈热议的话题,自美协成立至今,不同的书画家有着冷与热的不同态度。这体现在:过往的大家、名家将其看的很淡;而当下的很多书画家却看的很重,甚至把能否加入美协作为创作水平和能否受市场认可的评判标准。两种现象背后可能与中国书画的行业自身所带的“名人字画”的特点有关。因为,人的名气越大,地位越高,作品价格就越高。自从书画作品变成一种市场化商品之后,收藏者对于“字画”前面的“名人”身份尤为看重。这里的“名人”特指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品水准;二是头衔职务。正常来讲,前者的分量更重,后者附属于前者。有好的作品才会有好的声名,这在中国美协成立初期有着充分的体现。受当时社会经济环境和家庭条件的制约,从事美术创作人数应该不是很多,但成名者却都具有名副其实的艺术水准,特别是在初期的几届美协中囊括了徐悲鸿、齐白石、潘天寿、叶浅予、关山月、吴作人等艺术大家,他们均是先在画界成名,后加入中国美协。这就很好的保证了美协在理论与创作上的专业高度。可以说,对于这些大家,无论进入美协与否,他们的作品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认可,美协只是供大家交流、协调工作的艺术组织,他们更加注重相互之间的学习吸收,不过分关注美协会员头衔对他们的影响。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强烈的自信,所具有的名气也是建立在作品基础上的。如果从由今观古的角度来看,这是美协会员“冷”的过往。

近二十年来,随着书画市场交易持续走热,从事美术创作的人数急剧增加,由于李可染、陆俨少、吴冠中等诸位大家的故去,书画大师级的领军人物出现空缺,画界出现了“有高原,没高峰”的现象。如果以一线、二线、三线对当代书画家进行创作水平的区分,除了少数画家,可能大家的水平不会差别太大,这客观上放大了艺术圈中职务、头衔的“光环”作用。你的职务高,头衔大,在业界的辨识度就高,市场影响也就越大。同时,作为当代书画的收藏者来讲,很多人对于艺术鉴赏能力还值得商榷,加之收藏购买的初衷又不一,出现按头衔职务和名气来跟风买卖作品的市场投机现象,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在名利的驱使下、在“僧多粥少”的市场环境下,画院、美协、书协的会员头衔必然让当代不少书画创作者趋之若鹜。这其中,中国美协的会员头衔影响力最大,也是最被市场、收藏者所认可,甚至出现了“一证难求”的火热场景。特别是近年来,为帮助学员加入美协,在北京宋庄等地还出现了“国展”班。整个课程都是按照全国美展的风格要求提前进行作品的设计创作,这有点类似于升级版的艺术专业高考培训。先入美协,再谈收藏,已经成为当下很普遍的现象。如果从由古观今的角度来看,这是美协会员“热”的当下。

客观来讲,加入中国美协是对书画家自身创作水平的一种认可。作为一家全国性的艺术协会组织,中国美协对于会员是有严格要求的,只有那些入选过几次全国美展的创作者才能获取加入美协的机会。这也就增加了会员证的获得难度,它的意义如同高校的学历证书。只有进入高校,顺利拿到毕业证,tp钱包官网下载你才能在同条件、同时空的环境下,提升与别人竞争的资本。美协会员证是对作品,对创作者身份的认可。更为重要的是,美协会员的作品置于市场之中,既可提高被收藏的概率,又能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还可以提升创作者本身的知名度。由此可见,加入中国美协对于中青年书画创作者来讲是重要的,也是必须的。

同时,应该看到,在已经加入中国美协的一些会员中,存在着绘画水平不高、作品受争议的现象。诸如在画面图式、水墨修养、布局设色、理论理解等方面,某些会员与未加入美协或者老一辈的优秀书画家相比,在作品的成熟性上还是有不少差距。因此,成为美协的会员只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并不能真正代表创作者本身的作品达到了怎样的高度。

“名人字画”本质是提供给大家美的欣赏、展示和收藏的艺术。归根结底,它离不开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名人与字画,人是根本,人所具有的美学、文学、哲学、历史及天赋悟性的修养决定了一件作品价值水平的高低。而头衔只是人与画的外在身份呈现,两者是主与次,内与外的关系。创作者如果过分看重加入美协,或者过分看重头衔职务对作品的影响,忽视作品本身的质量,就会走入另外一种误区,正所谓过犹不及,将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可以说,艺术的价值等同于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是决定性的。在人、艺、名三者关系上,“人”为主,“艺”为次,“名”为再次。收藏艺术要首先发现人的价值。由此,我也想到,艺术学者陈传席先生的书画作品之所以在某段时间受到某些人的非议,这就是没有认识到人作为艺术个体价值的原因。众所周知,陈传席先生是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学者,学术造诣享誉海内外,不仅著作等身,还曾受聘于国内外多所大学进行讲学交流。据美术界权威杂志《美术》统计:陈传席的学术研究强度居国内首位。他治学以艺术理论研究为主,兼涉书画创作。他的书画作品之所以被藏家所认可,这一方面是作品本身的价值;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收藏者对于他作为一位知名学者个人价值的认可,是对他的学问、学术修养的认可。因此,有价值的收藏不仅仅是收藏一件作品本身,还要收藏作品背后人文价值,收藏作品在某一段时空中的史料价值,而这一切均源于人的价值存在。可以说,收藏家修养、眼界的不同,也决定了收藏的差异。

创作个体的多元性决定了艺术作品的多元性和收藏者的多元性。对于创作者来讲,这种多元性体现在眼界、思维、追求、胸襟等方面,正是由于这种多元化的差异,才有了小家与名家、名家与大家、大家与巨匠的评判区别以及大藏家与小藏家的区分,进而有了艺术高度和收藏水准的高低立判。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书画从业者成长的道路很多,重要的是根据个人的生活条件、天赋悟性做出合理的规划和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找准定位,处理好名气、头衔与创作的关系,在艺术与人生道路上行稳致远。

因此,面对加入美协或不加入美协,创作者会因作品、修为、环境、生活、天赋的不同,做出各自的解读与选择。至于那些已经获得中国美协会员证的书画家,这应是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隋永刚(作者为《北京商报·典藏艺术周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