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气节节攀升的同时,这里带领越来越多村民走上“租金+股金+薪金+现金+保障金”的“五金”增收之路。
金秋时节,沪郊乡村处处是风景——
9月22日,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海9个涉农区集体“进城”,带来稻米、大闸蟹等一系列产业的最新成果;
10月1日,国庆节,近500名跑友一起“下乡”,穿行于松江泖港镇的万亩涵养林之中,领略黄桥村等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生态之美和发展活力;
10月11日,重阳节,沪浙毗邻的两个山塘村携手举办“长街宴”,近300位老人围坐一堂共享“孝老、敬老”之乐……
这一个个喜人画面,展现了沪郊乡村在人居环境、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不同方面的“丰收”景象,背后是广大农民逐步提升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上海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农民就业增收渠道更加多元、长效,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让大都市的农民共享品质生活,努力形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上海品牌”。
人居环境“美”起来
今年,在闵行区华漕镇王泥浜村,“美丽庭院示范户”赵春红家不时迎来参观者。只见,她家围墙上错落挂着一盆盆花草,院里鸡冠花、三角梅、龙船花开得正热闹,墙边一方葡萄架上爬满了藤蔓,旁边的鱼池里几十条锦鲤正游来游去,院里院外既整洁又美丽……
曾经是脏乱差、群租严重的“城中村”,如今王泥浜村面貌已焕然一新,成功创建了109户像赵春红家这样的“美丽庭院”,从小花园、小果园到小菜园,从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到青砖黛瓦,墙里墙外的美景,点缀着宅前屋后,为村容村貌增添了灵动色彩。村里的美丽家园,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带着孩子回来度周末。
有专家曾指出,上海加快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突出短板之一。如何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现代化的生活条件?近年来,上海将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列入民心工程,全面推升全市乡村“颜值气质”。
2021年以来,本市在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的基础上,将“美丽庭院”建设作为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提升的重点任务。2024年,美丽庭院建设还被列入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美丽庭院 41万余户。村民对于美丽庭院建设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明显,此前一项满意度调查显示,82.5%的村民对美丽庭院建设投了赞成票。
如今,越来越多的乡村成了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青浦区赵巷镇的和睦村、方夏村通过农宅整治、美丽庭院建设,将庭院打造成精致美丽的咖啡馆、餐厅或民宿,让游客“愿意来”也“留得住”,使村民成为美丽庭院的建设者与受益人。松江区泖港镇的朱定村结合“药食同源,本草朱定”的文化理念,将宅前屋后的“小三园”变身为中草药科普园,既引导村民健康生活,也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4月,上海市委常委会还审议通过了《上海市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专项规划》,首提“沪派江南”概念,计划到2027年底完成第一轮试点建设,形成20个左右特色村落风貌保护传承示范样本,着眼长远保留保护乡村自然肌理。
钱袋子“鼓”起来
最近,沪郊花开海上生态园里,大片大片圆萌可爱的地肤红了,前往观赏游览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这是落户在金山区朱泾镇待泾村的一二三产联动项目。据统计,生态园去年接待游客超过40万人,自2017年开园以来游客量年均增长10%。
作为本市首个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作价入股的案例,该项目在人气节节攀升的同时,带领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租金+股金+薪金+现金+保障金”的“五金”增收之路,一户年均增收可达10万元。
村民陆老伯就是一位“五金”农民。他乐呵呵地说:“现在,我们两口子都有养老金,家里承包地有流转费,平时闲着没事,tp钱包我就到生态园打工,一个月又有2000多元的工资,老太婆爱种菜,拿到景区外去卖,节假日一天能赚个200元。另外,老房子租给衡山饭店建民宿,我们自己住一层,一年还能拿到约5万元租金。”
对于村集体来说,113亩地集体建设用地入股该项目,一年分红收入大约有200万元(股金),此外还有农用地流转费(租金)、停车场的停车费收益、门票收入的10%分红(股金)等,去年一年收入600多万元,除了用于村里各项福利和开支,今后还可以给村民增加一笔“分红”收入。
盘活农村“三块地”,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上海正在积极培育更多像“花开海上”这样的项目。在近郊和中郊地区,本市鼓励集体经济发展健康养老、农业休闲、创意办公、白领公寓等新型产业,逐步改变物业资产占比过高的现状。在远郊地区,则充分利用全域土地整治、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农村结对帮扶等综合平台,盘活存量集体土地资源要素,打造优质“造血”项目。
据市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上海第五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吸引的社会资金,已经超出上海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眼下,在金山区吕巷镇,一项“宅基共富计划”正进行得红红火火,当地闲置的农民宅基地、集体资产等“微资源”,吸引投资者前来打造了一批集休闲娱乐、商旅办公、创新创业等于一体的复合型“田园总部”。今年4月,奉贤区也是一举签下6个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投资金额超过5亿元,涉及乡村文旅、乡村民宿、智慧农业及线上助农平台等业态。
去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988元,增长8.2%。虽然,上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长期走在全国前列,但促进持续增收的渠道还不多,不同区域也存在不平衡。因此,除了大项目的带动,本市还针对不同人群分类施策,分别在农业经营性收入、非农就业工资性收入、老年农民养老金、集体经济组织分红等多个板块寻求突破,千方百计促进农民长效增收。
乡村治理“活”起来
环境美了,收入高了,农民的日子就一定舒心满意了?乡村治理还需及时跟上。
夜幕降临,在松江区石湖荡镇,金胜村金祥队通往甘德路的田间小路准时亮灯,村民再也不用担心夜晚出行安全了。
“每年年初,全镇都有一批涉及老百姓身边事的‘微治理’事项出炉。”石湖荡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镇打造的“认领微心愿,荡里汇幸福”微治理品牌,探索链接社会资源,创新社会治理形式,一把椅子、一盏灯、一个棚、一段路等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项”遍布全镇14个村居,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
乡村治理不需要旁观者,关键是要让农民成为主体。每到月中,金山区枫泾镇盛新村的13组村埭热闹起来了,村民小组长娄伯英与2位志愿者拎着一桶桶油挨家挨户送给村民,让村民们喜笑颜开。
原来,盛新村从2022年开始探索推进洁美乡村积分制管理,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鼓励村民自觉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每月,评分小组会把考核中的加分和扣分讲得明明白白,总分90分以上就会有日常所需物品送上门。
小小积分撬动乡村治理“一盘棋”,提高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成了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一个生动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金山不断完善依法治理体系,“一事一约”渐成乡村新时尚。据了解,该区司法局指导各村居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因地制宜制订村规民约的具体实施细则,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民主协商议事规则和机制,把乡村治理纳入法治轨道。
乡村治理创新不断,“绣花”越来越精细,让大都市的乡村生活日益“活”起来、“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