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新民晚报 王凯图/新民晚报 王凯图/新民晚报 杨建正图/新民晚报 杨建正图/新民晚报 王凯图/新民晚报 刘歆
前些日子,
淮海路知名地标
妇女用品商店重开颇受关注!
阿姨妈妈们兴冲冲来了,
又有些失望。
“重逢已陌路”、
“一点都不认识了”
没看过的小伙伴点这里↓↓↓
“新名字”是败笔?
上海淮海路熟悉的它,回归后让人不认识了!
首批老顾客直呼看不懂!
稿子发出后,
我们的后台涌入了数百条留言,
大家畅谈城市更新改造的得失。
在后台,小侬看到,
有多位网友不约而同提到了
福州路上海书城。
一位网友更是言辞犀利
“上海书城变成了
书架墙样板间”
不知不觉,
福州路上海书城重装归来
已经整整一年啦!
大家都去逛过了吗?
新的上海书城,
空间设计上新颖别致,
几乎集齐了网红书店的所有元素,
玻璃幕墙、通天书架等等。
拍照是好看了!
然而褪去精致的外壳,
许多问题也浮出水面:
“一进门就一个高台阶,既不方便,又挡财运。”
“书放那么高,姚明来了也够不到书,视力2.0也看不到上面几层书的书名。”
\"现在进去每层楼好多卖东西的店铺!还有卖吃的喝的,商业化气息过于浓重了,小朋友进去首先被这些东西吸引。”
不少网友吐槽
改造后上海书城动线混乱,
不仅书难找,电梯也难找,
像在兜迷宫。
还有6层所谓的女性书店,
15米之外的洗手间居然是男厕所,
女读者还得下楼方便。
(昏过去...)
也有网友不理解:
明明徐家汇书院和上海书城
用的是同一个设计师,
为啥前者口碑爆棚,
后者却“翻车”了呢?
有关设计上的颇多讨论和争议,
昨晚,上海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
微纪录片《申生不息》,
上海书城主持建筑师俞挺
对此作了回应。
看看他能说服你吗?
“进门就一个高台阶”?
是室外入口台阶的延伸
俞挺表示:我们并不是高台阶,是室外入口台阶的延伸,是首层释放给城市作为开放的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一楼只是用来展示最新的书,和提供市民交流的公共空间。至于利用率低不低,我们是分开来谈的。楼上的利用率更高,才能够将一楼完全贡献给城市。
“室内空间拥堵,买书像买菜”?
我们的走廊有窄有宽
网上有人说,“改造后的上海书城走廊很窄,人很多,很讨厌这种摩肩接踵的感觉,毕竟是要看书选书,又不是买菜。”
对此俞挺认为:我们的走廊有窄有宽,摩肩接踵说明人很多,书店人多就意味着它可能会有高的销售额,这是一件好事情。如果都像图书馆一样没有什么人,那么这家书店在可见的日子里也难以维持下去了。
至于要看书选书又不是买菜这句话,他觉得不妥。“我是经常买菜的人,我买菜的时候跟看书一样的,需要挑挑拣拣,需要仔细地判断,认真地比对才能做出决定,而不是胡萝卜青菜一把就抓到篮子里去。”
“书架置顶很鸡肋,tp钱包拿不到书”?
存书用的,有的是为了展示封面
俞挺解释:高书架存书是一个惯例,因为上海书城原来2000平米的地下室书库被取消了,而每层如果放一个30平米的书库,显然是不合经济效益的,就不得不让所有的书全部上书架。
在设计当中,2层到6层的书架是供取阅的,1层和7层到8层是用来存书的。中庭那些8层以上的书架其实它并不是存书,它是展示书的封面的。
这不是我俞挺独创的,而是书店这几十年来的经验。你可以在诚品、茑屋书店,以及国外的图书馆和书店里都能看到类似的手法和处理,包括最近非常红的韩国水原书店。
“为了晚上开灯效果,
有想过周边居民感受吗”?
照明的照度和亮度都符合规定
俞挺表示:照明的照度和亮度都符合规定,当开灯的时候,周边的居民提出了异议,有关部门来测定,完全符合标准,为了让他们更舒服,你们现在看到的光照比原定设计符合标准的光照还要低一点。
其次所有的灯具的入射角度都经过设计,所以你与其批评,不如晚上就到那下面去感受一下吧。
“过度商业化,变成了商场”?
书城也可以包罗万象
对于这类说法,俞挺回应:我没有想过商业化气息过于浓重,因为我们所有的商店都是隐藏在书架后面,所有的商店都必须尊重我们书架的设计,它仿佛是书架的一部分。
在这个书架后面有美术馆,笔庄,脱口秀剧场,颜料店,中式文玩,文具店甚至还有一个撸猫馆。书的世界千变万化,书城当然包罗万象。
在节目中,
设计师俞挺也展现了
他的设计理念
将上海书城打造成
以文化为载体的社交中心
“增加一点空间的丰富度,
让人家有一趟看不懂,
两趟看不清,三趟觉得还不够,
这样他才能够多次来。”
如果第一次去觉得
有点晕,搞不清方向
那就再来一次~
慢慢熟悉了就好了。
俞挺还想对大家说:
以前明明亮亮的书城,
可能只是个错觉。
“我们改造书城的第一大目标就是要让书城变得更明亮,而以前所谓的明亮就是一二层,三层以上都是暗的,大家的回忆都是一种美化。”
“诸位有没有想过书城原来的5楼有个很大的密室逃生,因为你们几乎都不会走上去,你们对书城所有的印象就是一二层。”
写到这里,
小侬觉得还是有必要
给大家展示下
原来的上海书城长什么样子
这应该是很多人
记忆中上海书城的模样吧
谁小时候没去买过几本教辅呢?
还有夏天去书城一边蹭空调一边看书
看书太入迷不小心皮夹子被冲特...
说出来都是满满的回忆啊~
书城的形态可以变,
但核心应该仍然是“阅读”
书才是主角!
改造后的上海书城
你去过了吗?怎么看?
欢迎来评论区说说。
【侬好上海·田小鱼综合编辑】
侬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部分素材来源:@纪实人文频道 郭静工作室 评论来源各路网友,如有冒犯,敬请联系。